DHL欲退出國內快遞市場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孟慶利報道: “我們不會積極發展國內快遞,而是選擇專注于國際業務。” DHL快遞首席執行官林經綸日前對媒體表示。事實上,中外運敦豪已經在準備轉讓旗下國內快遞公司全一快遞100%股權,中外運敦豪內部人士日前向羊城晚報記者證實了此事正在進行中。
不久前,DHL還在為國際快遞業務舉行全球廣告推廣活動,并且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國南方及香港地區的速遞服務需求,開通了從香港到美國辛辛那提的次日達洲際航線。DHL國際速遞亞太區總裁許克威表示:“在目前國內快遞市場還不是很明朗的情況下,DHL將會集中火力重點投資和拓展到中國的國際快遞業務。”記者了解到,DHL投資1.75億美元的DHL北亞轉運樞紐將于明年初在上海投運,樞紐的總占地面積達8.8萬平方米,初期每小時分揀能力為4萬件。
但就國內快遞業務來講,外商背景并沒有給所收購的全一快遞帶來優勢。全一快遞成立于2000年,2010年6月,中外運敦豪宣布完成了對全一快遞100%股權的收購,后者與中外運集團旗下的北京中外運速遞有限公司共同啟用新品牌“中外運全一”。中外運全一將專注于國內快遞業務,提供標準快遞服務高端產品“當日達”、核心產品“次日達”以及經濟型快遞產品。
不過,中國出臺的新《郵政法》,卻給中外運敦豪的擴張國內快遞業務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因為新《郵政法》明確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
“這一規定不僅包括獨資國外快遞企業,還包括了合資的快遞企業,這也意味著,被中外運敦豪收購的全一快遞按照法律規定不能從事相關文件的遞送業務,而文件遞送的業務量是很大的,可以占據整體業務量的35%。”DHL國際速遞亞太區總裁許克威表示。上述原因是中外運敦豪選擇退出全一快遞的重要原因。
有消息稱,從事航空貨運和物流業務的民營企業友和道通愿意接手全一快遞。
來源:羊城晚報




